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发挥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,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,博物馆围绕“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”这一主题,开展了“以茶为媒·传承文化”二十四节气茶文化科普宣讲活动。

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它体现的是人类尊重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。底蕴丰富的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。茶叶的种植、采摘、制作、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,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。
本次活动联合了启林研究会、汉服协会、书画协会及国际交流学院的留学生前来共品茗茶,体味茶道。活动现场,志愿讲解员从饮茶用具、茶叶分类、制茶工艺、冲泡手法等向大家介绍茶文化,并实时互动。茶文化研创工作室谭优、刘伊帆、王玥 、蔡湘媛四名同学就普洱茶、红茶、绿茶、白茶的冲泡时间、水温、礼仪和功效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演示。

茶文化研创工作室谭优同学进行普洱茶冲泡演示

茶文化研创工作室刘伊帆同学进行红茶冲泡演示

茶文化研创工作室王玥同学进行绿茶冲泡演示

茶文化研创工作室蔡湘媛同学进行白茶冲泡演示
与会同学饶有兴致地观察、思考、研究、实践,亲自体验后互相分享自己的冲泡成果。参与活动的书画协会的同学表示,本次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,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,在茶香茶韵中感受到了我国茶文化的独有魅力。国际交流学院的留学生表示,希望博物馆可以多举办此类活动,让我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
博物馆将以茶会为契机,致力于科普教育,传播生态文明理念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。